關于對河北省高職院校教學診改試點院校開展復核及對河北省高職院校教學診改進行現場檢查的通知
發布時間:2020-11-13 瀏覽次數:0次
關于對河北省高職院校教學診改試點院校開展復核及對河北省高職院校教學診改進行現場檢查的通知
教職成處函〔2019〕61號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教育局,各高等職業院校:
為進一步落實《河北省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實施方案》,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推進高職院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建設,“以點帶面”推動全省高職院校開展教學診斷與改進(以下簡稱診改)工作,經研究決定,自10月份啟,對5所省級診改試點學校進行復核,對其他高職院校進行診改檢查,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省級診改試點學校復核工作安排
(一)復核內容
1.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建設與運行
復核目標鏈與標準鏈(簡稱兩鏈)的科學性、系統性、可行性、實施情況及成效。復核五個層面“8字形質量改進螺旋”(簡稱螺旋)建設的科學性、覆蓋面、可行性、實施情況及成效。復核學校質量文化與機制引擎(簡稱引擎)驅動與運行情況及成效。
(1)兩鏈打造與實施
學校發展規劃是否成體系,學校發展目標是否傳遞至專業、課程、教師層面,目標是否上下銜接成鏈。學校機構職責是否明確,是否建立崗位工作標準,標準和制度執行是否有有效機制。
專業建設規劃目標、標準是否與學校規劃契合,是否與自身基礎適切。目標與標準是否明確、具體、可檢測。
課程建設規劃目標、標準是否與專業建設規劃契合,是否與自身基礎適切。目標與標準是否明確、具體、可檢測。
教師個人發展目標確定是否與學校師資隊伍建設規劃及專業建設規劃等相關要求相適切,教師是否制定有個人發展計劃及與之相應的目標與標準。目標與標準是否明確、具體、可檢測,與自身基礎適切。學生是否制定有個人發展計劃,個人發展目標是否與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及素質教育相關要求相適切。
學校是否建立指導學生制定個人發展計劃的制度。
(2)螺旋建立與運行
學校是否建有規劃和年度目標任務分解、實施、診斷、改進的運行機制。實施過程是否有監測預警和改進機制,方法與手段是否便捷可操作。是否建立學校各組織機構履行職責的診改制度,方法與手段是否可操作,是否有效運行。
是否建立專業、課程建設與課程教學質量的診改運行制度,診改內容是否有助于目標達成,診改周期是否合理,診改方法與手段是否便捷可操作。
是否建立教師個人發展自我診改制度,周期是否合理,方法是否便捷可操作。學校是否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診改,周期是否合理,方法是否便捷可操作。
五個層面的診斷結論是否依據數據和事實獲得,自我診斷報告的陳述是否明確具體,改進措施是否有效。
(3)引擎驅動與成效
學校主要領導是否重視診改,扎實推進,師生員工是否普遍接受診改理念,并落實于自覺行動中。學校是否建立與內部質量保證體系相適應的考核激勵制度,將考核與自我診改相結合,體現以外部
監管為主向以自我診改為主轉變的走向。
各個主體的自我診改是否逐漸趨向常態化。師生員工對學校診改工作是否滿意和有獲得感。
2.平臺建設與應用
復核學校平臺對內部質量保證體系運行的支撐情況,重點復核平臺的頂層設計、建設、應用及成效。
(1)學校是否按智能化要求對平臺建設進行頂層設計,平臺架構是否具有實時、常態化支撐學校診改工作的功能:
能夠實現數據的源頭、即時采集。
能夠消除信息孤島,實現數據的實時開放共享。能夠進行數據分析,并實時展現分析結果。
(2)學校是否按照頂層設計藍圖,扎實推進平臺建設。
(3)學校在數據分析、應用方面開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二)復核程序
1.網上復核
提前兩周將在學校相關網站或相關平臺上公布有關信息。資料清單見附件。
2.現場復核
專家組進校,通過數據分析、狀態考察、面上調查、深入研討、取樣分析、多維建構等多種形式,圍繞復核內容進行現場復核。
3.公布復核結論
專家組在現場復核報告基礎上形成復核結論,經省級診改專委會報請省教育廳審定后,通過河北省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網站予以通報。
(三)復核學校及時間安排
為便于院校間相互學習,診改復核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2019年10月21—23日
復核院校: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第二階段:2019年11月18—23日,分兩組同時進行復核院校:
1.唐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2.廊坊職業技術學院
3.衡水職業技術學院
4.石家莊財經職業技術學院
(四)復核觀摩人員
1.省診改專委會全體成員
2.試點復核院校的院級領導及相關職能處室負責人,原則上不超過6人。
二、診改現場檢查工作安排
(一)檢查內容
1.高職院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建立情況,學校開展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情況。
2.院校專業設置的自我診斷與改進機制建設情況,重點檢查院校專業結構調整優化,加強產業急需的新興專業、改善民生領域的急需專業、傳統專業的診改。
3.實習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落地實施、校企合作建設師資培訓基地和實訓基地等方面的診改。
(二)檢查學校及時間安排
1.檢查學校:全省所有高職院校(新建高職院校且沒有接受過人才培養工作評估的學校除外)
2.時間安排:自2019年下半年至2020年,分兩批進行,2019年下半年檢查時間為10月28-11月15日。具體時間安排另行通知。
三、聯系電話及聯系人
聯系電話:0311-89636835
聯 系 人:張淑艷
附件:復核提交資料清單(電子版)
河北省教育廳職成教處
2019年9月4日
附件:
診改復核資料清單(電子版)
1.體系建設與運行 |
學校 |
目標標準 |
學校規劃體系 | 學校總規劃 |
專項規劃 | ||||
二級學院子規劃 | ||||
規劃及年度目標任務落實 | ||||
組織體系建設與運行 | ||||
監測預警 | 相應的平臺鏈接地址 | |||
監測預警改進相關材料 | ||||
診斷改進 | 學校年度工作診改報告 | |||
專業 |
目標標準 | 專業建設標準 | ||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編制規范 | ||||
各專業建設方案(全部) | ||||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全部) | ||||
監測預警 | 相應的平臺鏈接地址 | |||
監測預警改進相關材料 | ||||
診斷改進 | 專業診改報告(全部) | |||
課程 |
目標標準 | 課程建設標準 | ||
課程標準編制規范 | ||||
課程建設年度計劃(公共必修課+6個專業的核心課程+已開展診改的 課程清單) | ||||
課程標準(公共必修課+上述6個專業的核心課程+已開展診改的課 程清單) | ||||
監測預警 | 相應的平臺鏈接地址 | |||
監測預警改進相關材料 | ||||
診斷改進 | 課程診斷報告(公共必修課+上述6個專業的核心課程) | |||
教師 |
目標標準 | 教師發展標準 | ||
教師個人職業生涯規劃(初、中、副高、正高段各上傳3人樣本+鏈 接或已開展診改的教師清單 | ||||
監測預警 | 相應的平臺鏈接地址 | |||
監測預警改進相關材料 | ||||
診斷改進 | 教師自我診改報告(初、中、副高、正高段各3人診改報告) | |||
學生 |
目標標準 | 學生發展標準 | ||
學生個人學業生涯規劃(提供不同生源、學制的學生樣本各10份) | ||||
監測預警 | 相應的平臺鏈接地址 | |||
監測預警改進相關材料 | ||||
診斷改進 | 學生自我診改報告(提供不同生源、學制的學生樣本各10份) |
2.引擎驅動與成效 |
學習培訓 | 校領導參與診改培訓、學習、輔導的情況 | ||
中層干部與教職員工學習與培訓情況 | ||||
診改運行 制度 | 績效考核制度 | |||
五個層面診改制度(限10項) | ||||
3.平臺建設與應用 | 學校智能化校園建設方案 | |||
已有系統 | 相應的鏈接地址 | |||
大數據分析平臺 | 相應的鏈接地址 | |||
4.復核匯報材料 | 學校診改實施方案 | |||
學校自我診斷報告 | ||||
學校層面 | 學校診改匯報PPT | |||
專業層面 | 6個專業診改匯報PPT(與上傳的6個專業匹配) | |||
課程層面 | 12門課程診改匯報PPT(上傳的6個專業中各選2門課程) | |||
教師層面 | 教師層面診改匯報PPT | |||
學生層面 | 學生層面診改匯報PPT | |||
平臺建設 | 信息化建設匯報PPT | |||
5.質量報告 | 人才培養質量年度報告 |